+86 18988945661
contact@iflowpower.com
+86 18988945661
著者:Iflowpower – Olupese Ibusọ Agbara to ṣee gbe
根據我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20.6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201.5%。 破局新能源車助推核心零件-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
上半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累計完成74.7GWH,較去年同期成長217.5%。
亮眼的數據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問題:有多少動力鋰離子電池要“退役”,但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還不夠規範,回收系統還不完善,存在著安全環保隱患。 2014年新能源車在國內開始普及,其鋰離子電池動態壽命約8年。 根據業界統計,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總量約20萬噸; 2022年預計將有42萬噸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到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上升至78萬噸。
面對即將到來的強勁鋰電池「退役」潮,業內人士指出,應完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體系,建立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回收體系,防止新能源汽車後腿。 一方面,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延續6年來新高,整車製造能力與動力鋰離子電池產能過剩,動力鋰離子電池復甦才剛起步。 根據媒體通報,由於正規通路回收成本和處理費用高,經濟效益低,約有一半「退役」的動力鋰離子電池透過非正規管道流入非正規市場。
這是一股強勁的鋰離子電池「退役」潮。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一直以綠色、環保、節能著稱。 但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處理不當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一旦發生電解液洩漏,就會導致有毒且腐蝕性的電解液流入自然環境。 三維鋰離子電池材料中所含的錳、鈷、鎳等重金屬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 同時,新能源車動態鋰離子電池性能指標較高,電池容量衰減可達20%以上。
因此,許多「退役」的動力鋰離子電池還能被利用和重新資源化,不會造成浪費。 污染和浪費無疑會損害新能源車多年維護的環保、節能形象。 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亟待壓減短板。
目前,「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重要有階梯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料兩大方向。 電池殘餘價值量難以估計、金屬價格波動影響材料回收經濟性、梯次利用缺乏技術標準等。 事實上,監管層面在鋰離子電池回收方面動作頻頻。
早在2018年,工信部等7部門就共同啟動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試點工作。 今年,「加速建造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系統」也被寫入政府報告。 國家發改委7月1日發布的「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也是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
未來,可望有更完善的產業標準和法規助力產業走向健康發展。 從商業角度來看,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仍是一片藍海,發展潛力非常大。 奧格尼蒂預計,在中國剩餘價值量的情況下,2020年至2030年磷酸鐵鋰及離子電池梯隊規模將達到680億元。
預計2020~2030年三元鋰離子電池累積回收空間將達135億元。 可以說,強力的鋰電池回收應該規範,也是值得深思的。
要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協助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圖片(資料來源:工人日報)/作者: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