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18988945661
contact@iflowpower.com
+86 18988945661
Awdur: Iflowpower - Leverantör av bärbar kraftverk
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潮席捲而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回收也成為全產業面前的重要議題。 「加快推行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系統。 「交通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群在日前在我國舉辦的國際汽車產業高峰論壇(泰達論壇)國際論壇上表示。
自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車實現了四年全球第一的快速崛起。 新能源車的快速崛起帶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裝置量的強勁發展,2015年間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裝置量由16GWH成長至57GWH,年複合成長率達54%。 隨著動力鋰離子電池裝置量的不斷增加,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問題也變得更加迫切。
根據中投證券研究,依照動力鋰離子電池壽命4年至6年計算,2014年生產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在2018年開始進入報廢期。 預計到2020年,我國約24萬噸。 退役鋰離子電池,2022年將出現53萬噸退役鋰離子電池。
以4年的使用壽命來算,2018年是動力鋰離子電池元年,2019年則迎來動力鋰離子電池規模報廢期。 同時,隨著規模化、強勢化的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商機也逐漸凸顯。 根據《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2019-2025年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600億元,複合成長率50%。
其中,2018-2020年,階梯式投入共47億元。 至2025年,累計市場空間將達到1。
710億元; 2019-2025年三元鋰離子電池中鈷、錳、鋰的價值量約為436億元。 面對隱性的隱藏機會,除了以湖南邦普、綠美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公司外,不少車企也開始參與其中。
以北方汽車新能源為例,記者了解到,2016年起,芯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負責交易商使用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商業模式的嘗試。
這也是一個商業機會。 不少「小型工坊」、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拆解企業都遭遇了衝擊,而正規的回收資質企業也難以獲得回收資質。 公開資料顯示,符合《新能源汽車廢棄蓄電池綜合利用產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共有5家,分別是浙江惠州華都鈷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華都鈷業有限公司、浙江華都鈷業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江西省鄞州哈鵬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荊門綠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廣東光華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工信部發表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研究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污染主要有兩類,一是重金屬污染。 電瓶正極材料含有重金屬,鈷等,未經專業回收處理,有重金屬污染。
二、電解液污染。 電解質溶質LiPF6為有毒物質,經萃取可造成氟液體、溶劑的污染。 那麼誰比較合適呢?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建構的動力儲能電池回收體係有兩種模式。
一是主導生產企業,由汽車生產企業利用銷售管道建置退役蓄電池回收體系,將回收的蓄電池交由企業處理或與其合作企業綜合利用;另一類是以第三方為主體,由梯次、再生利用公司與汽車、電池生產企業合作,建置共享回收服務網點,對新能源汽車廢棄電池進行集中回收。 為規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在國家支持下,汽車生產企業已建構了多種形式的回收系統。 目前,北汽新能源、廣州三菱等45家企業已建立回收服務網點3204個,重點佈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中部能源汽車區域。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作為一個新課題,許多整車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獲利十分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