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18988945661
contact@iflowpower.com
+86 18988945661
ଲେଖକ: ଆଇଫ୍ଲୋପାୱାର - Leverancier van draagbare energiecentrales
日前,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與俄羅斯礦業巨頭諾裡爾斯克鎳業(Nornickel)、聖弗坦公司簽署合作意向,計劃在芬蘭建立電動車電池回收基地,回收鋰離子電池中的關鍵金屬(例如鈷和鎳)。 身為全球領先的化學巨頭,巴斯夫一直致力於能量密度、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而其與多家企業的合作主要也是透過電池材料生產及回收閉環,實現循環經濟。 電氣發展。
芬蘭能源供應商Fortum採用新型濕式冶金技術,可回收每顆電池中80%以上的材料,目前市面上的電池回收率約50%。 Fortum預計,隨著電動車需求的激增,到2025年,全球電池回收的市場價值將達到至少200億歐元(約230億美元,1543億元)。
回收的鈷和鎳金屬材料將由俄羅斯礦業公司諾裡爾斯克鎳業公司進一步提煉、再利用。 Fortum回收和廢棄物業務開發總監Teroholl?nder表示:「透過回收鋰離子電池中的貴金屬,我們增加了鈷、鎳和其他關鍵金屬的供應,從而減少了電動車電池對環境的影響。 「在電池產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再利用,產業回收再生利用產業也亟待發展。
巴斯夫佈局歐洲動力電池回收 這並非巴斯夫第一次佈局,2019年10月,巴斯夫計畫攜帶EIHM和法國蘇伊士公司,成立EIT原料機構,與EIT原料公司共同投資興建鋰電池計畫。 回收項目。 三家公司將共同出資成立歐盟IT原料組織,歐盟佔4成份額。
700萬歐元(約3682萬元人民幣),投入「紓困」電動車鋰離子電池回收計畫。 該計畫旨在開發一種創新的閉環工藝,回收電動車的鋰離子電池,並利用回收的電池材料在歐洲生產新的鋰離子電池。
其中,蘇伊士負責收集及拆解廢棄電池,艾曼負責回收電池零件,巴斯夫則負責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 歐洲業務管理副總裁Danielschnfelder表示,巴斯夫相信回收過程將在電動車的推廣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將與合作夥伴一道,培育創新、可持續且具有競爭力的歐洲電池。 市場價值鏈。
身為全球排名靠前的化學巨頭,巴斯夫一直致力於研發和生產能量密度更高、性能更可靠的電池正極材料。 巴斯夫佈局歐洲動力電池材料回收計畫顯然是為歐盟加大動力電池投資以及歐洲車企電動化戰略進程做準備,從而提升其在歐洲正極材料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為了扭轉歐洲在動力電池領域對亞洲電池的局面,歐洲近年來已重新在動力電池領域佈局。
今年5月,德法決定共同成立歐洲首個電池產業聯盟,成員包括歐寶汽車、標緻雪鐵龍集團、法國電池生產商水富等。 近日,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宣布,法國、義大利、芬蘭、瑞典等8個國家將組成歐洲第二個電池產業聯盟,包括寶馬、巴斯夫、沃爾塔等在內的聯盟成員都已加入。
同時,包括BMW、福斯、賓士、奧迪等歐洲車企也制定了明確的電動車戰略目標,並將斥資數十億美元採購動力電池。 這吸引了三星SDI、LG化學、SKI、寧德時代以及歐洲本土電池企業在歐洲大規模擴張產能。 在此情況下,巴斯夫立足於歐洲正極材料產能,佈局廢棄電池回收。
車家五通,高功鋰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