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86 18988945661             contact@iflowpower.com            +86 18988945661

锂电池容量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ଲେଖକ: ଆଇଫ୍ଲୋପାୱାର - Портативті электр станциясының жеткізушісі

据介绍,常温下-20℃时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仅为31.5%左右。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在-20~+55℃之间。

但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要求电池能在-40℃下正常工作。 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粘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性降低。

低温环境下电解液与负极、隔膜的相容性变差。 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严重析出,析出的金属锂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物沉积导致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厚度增加。 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内部活性物质扩散体系的降低,电荷转移阻抗(RCT)显著增加。

专家观点一:电解液影响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电解液的组成及物化性质对电池低温性能有负面影响。 在电池表面出现的问题是:电解液的粘度会变大,离子导电性变慢,造成外电路电子迁移速度加快,所以电池发生严重的极化,充放电容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很容易在负极表面形成锂脱附现象,导致电池失效。

电解液的低温性能与电解液自身电导率的大小密切相关,电导率的传输离子快,在低温下就能发挥更多的容量。 电解液中锂盐越多,迁移次数越多,电导率越高。 电导率高,离子传导越快,极化越小,电池的低温性能越好。

因此较高的电导率是锂离子电池实现良好低温性能的必要条件。 电解液的电导率与电解液的组成有关,溶剂的粘度是提高电解液电导率的途径。 溶剂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好是离子传输的保证,而电解液在低温下形成的固体电解质膜也是影响锂离子电导的关键,而RSEI是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阻抗。

专家2:限制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关键因素是低温、新生Li+扩散阻抗,而不是SEI膜。 该层状结构既具有一维的锂离子扩散通道,又具有三维通道结构的稳定性,是第一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其代表物质有LiCoO2、Li(CO1-XNIX)O2和Li(Ni,Co,Mn)O2等。

请与我们联系
推荐的文章
知识 新闻 关于太阳能系统
没有数据

iFlowPower is a leading manufacturer of renewable energy.

Contact Us
Floor 13, West Tower of Guomei Smart City, No.33 Juxin Street,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Tel: +86 18988945661
WhatsApp/Messenger: +86 18988945661
Copyright © 2025 iFlowpower - Guangdong iFlow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ustomer service
detect